梅花篆字
添加义项
梅花篆字是指在篆字的基础上,将梅花镶嵌字内,使之天然成为一体,远看像篆字飞舞,近看似梅花盛开,篆体本来就很难令人读懂,加上梅花的点缀,便显得更为生涩难懂,更增加了它蒙胧神秘感。
梅花是传统的名花,又名"五福花"它象征着快乐、长寿、顺利、和平、吉祥。"梅花篆字"独树一帜、自成一体。现已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5
本词条 无参考资料,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,额外获取5个金币。
基本信息
中文名称
梅花篆字
外文名称
ZG MHZZ
特点
字中有花,画中藏字,独成一体
性质
文字载体
特征
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悠久
荣誉
世界吉尼斯纪录
目录
1简介
2历史
3李淑萍
折叠编辑本段简介
中国文字自诞生之日起,其书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,由象形到表意,由具象到抽象,完成了对用笔、结体和章法布局的美化与完善构成了汉字的形式美。秦统一六国之后,由李斯在六国文字的基础上,经过改造形成小篆,统一了文字。
官方使用的文字虽然统一了,但作为艺术的字体并没有消失,使得艺术的百花园里争奇斗艳,绚丽多姿。梅花篆字就是这百花园中的一朵娇艳的奇葩。它是指在篆字的基础上,利用光学、距离、方位、色彩、水墨等笔法,将花镶嵌字中,将篆字与梅花巧妙地融为一体巧夺天工,富有遒劲、淡雅的文化内涵达到"远看为花,近看为字,花中有字,字里藏花,花字相融"的独特艺术效果。
梅花又名"五福花",是传统的名花,它象征着快乐、长寿、顺利、和平、吉祥。
梅花不仅具有清雅俊逸的风度,使古今诗人、画家为它赞美,更是它的冰肌玉骨、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,为世人敬重。宋代王安石咏梅名句:
"遥知不是雪,为有喑香来"和元代王冕题画《墨梅》"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",充分表现人们对梅花象征的、高尚品格的、崇敬爱戴的情怀。
折叠编辑本段历史
梅花篆字的发展源远流长。早在商朝时的古陶器上,就刻有梅花象形文字。到了汉代,梅花篆字就成了收藏佳品。它的发展历经了商、汉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七朝的风雨沉浮,这颗璀璨的民间艺术魂宝,却渐渐不为人知了,能写出梅花篆字的人更是寥若晨星。它以"远看为花,近看为字,花中有字,字里藏花,花字融为一体,字体刚劲有力"为特点。古人爱梅、赏字的习惯,赋予
了"梅花篆字"遒劲、淡雅的文化内涵,也使之成为研究中国古代书法的一块活化石。在我国出土的商朝残存的古陶器上,就发现刻有梅花象形文字。到了汉代梅花篆字已成为人们欣赏收藏的佳品,当时名声显赫的著名书法家林和靖曾留下《省躬识诫庞增抗极》的名帖。到了唐朝李世民即位后,在长安出现了"梅花大盗"闹京都的事件,皇宫中的玉玺被盗,现场留书梅花三朵。案件始终悬而未决,皇帝大怒之下,将全国所有能写梅花篆字的艺人一律缉拿斩杀,后来家中凡藏有梅花篆字的人为免招杀身之祸,也纷纷举火焚之。直到元明时期,梅花篆字才重见天日。由于篆字能识辨者本来就不多,加上梅花点缀,就更加生涩难懂了,所以也一直充满神秘感。历史上有关它的记载并不多,大部份都是民间传说。我国最早的梅花作品,为南北朝
张僧繇《咏梅图》,宋代宋雪岩之《梅花喜神谱》,明代沈襄之《梅谱》,清代"八大山人"、"杨州八怪"乃至近现代吴昌硕、徐悲鸿等大家有历史可考的是明武宗年间,被人们认为是历史十大罪人之一的大奸臣刘瑾能用双手书写,其他记载要么出现于民间传说里,要么出现小说故事中。评书《杨家将》夜审潘洪一段,就提到过寇准会写;《三国演义》中也曾提到徐庶的老娘也会写;国粹京剧《陈三两爬堂》中的
陈三两也能双手书写。
2015年一月二十四日,苏工刺绣版"梅花篆字"面世。
折叠编辑本段李淑萍
陈三两是业内人员公认的梅花篆字大家,原名李淑萍,祖籍山东惠民县辛店镇李家寨村人,明朝正德年间举人李经九之女。李经九夫妇被宦官刘瑾谋害,而后她隐姓埋名,取名陈三两。"陈三两"不仅文章写得好,还能双手同写梅花篆字,当时在武定周边县无人不晓。她乐善好施,口碑极佳,曾收落魄书生陈奎为义弟,拿出私蓄资助陈奎食宿,并亲自教他读书作文,后来陈奎中了状元。到了晚年,"陈三两"又用积蓄创办"福利院",收养了不少孤儿。其中有一郭姓儿童特别聪明,"陈三两"不仅教他学文识字,还亲手教他"梅花篆字"。"陈三两"是梅花篆书大家,经她七、八年的精心传授,这个孩子深得其真传。长大走出福利院后,利用他学得的梅花篆字技艺走街串巷,以卖字养家糊口,并将这一书法艺术一代一代传了下来。"陈三两"去世时84岁,从当时的富春院到东关外她的墓地约有三华里,送葬的人们成百上千,都是自发赶来的。这个郭姓孩子不但亲自为陈三两送终出殡,每逢年节还要祭奠扫墓,亦可谓尽了孝道。"陈三两"的事迹在其故后亦被搬上电影、电视、戏剧舞台,通过京剧、蒲剧、曲剧、豫剧、越剧、河北梆子等多种剧种仍在传唱。
折叠郭敬斋
郭氏将"梅花篆字"传至十二世孙郭敬斋【号、文山】时,因正值民国战乱时期,民不聊生,他遂又以卖字画求生。有一年,郭敬斋来到中原古城蕲县街头,饿着肚子连摆了三天的地摊,无人问津,分文未进。在那个时代人们食不果腹,衣不遮体,哪有闲情雅致去买字画,悬于家中欣赏呢?那天晚上无处藏身的郭敬斋就躲到王家大门屋檐下避风御寒,夜里竟被冻僵门外。
王从彬先生早晨推开大门,却发现一个中年男子蜷缩门前,已冻僵昏厥。他赶忙喊来家人,把中年男子抬到床上,加衣盖被,熬药喂饭。中年男子慢慢苏醒过来。郭敬斋苏醒过来才知缘由。得知救命恩人名叫王从彬,出身富贵家庭,读过私塾,后来在当地当过教书先生,也是一介文人,两人谈得很是投机。为了报答王从彬的救命之恩,郭敬斋决定将祖辈从陈三两那儿学得"梅花篆字"传授给他。王从彬听了很是高兴,天天跟着郭敬斋研磨临帖,潜心钻研。过了足足半年之久,王从彬的梅花篆字技艺已是出神入化,挥洒自如,郭敬斋也就此告辞还乡了。
折叠王从彬
为了报答王先生的救命之恩,郭敬斋就把祖传的梅花篆字写法,全部传授给了王从彬。并告诉他:这梅花篆字是祖上所传,先辈曾拜陈三两为师学习这门技艺。虽不被世人所器重,郭家却是视为传家之宝,辈辈传承下来。王从彬先生也不是一个张扬的人,学会梅花篆字后很少示人,只是在农闲之时写上几幅自娱自乐,也从未收徒授艺。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,年事已高的王从彬觉得自己写了大半辈子的梅花篆字不能失传,得找个合适的人选传下去才对。他思来想去,认为自己的侄子王洪军自幼聪颖好学,把他叫到身边,说出了心里话。
折叠王洪军
王洪军先生,出生于六十年代初期在宿州古城蕲县一乡村。洪军先生幼时,家父遭受文革风雨洗礼,一穷二白。1980年5月,受父亲教导自学医学,承包土地12亩,却喜好丹青,四处涂鸦。一墙之隔的大伯王从彬,已是耄耋老人,体弱多病,儿女又不在身边,小洪军常常帮着老人打水扫院,下地割麦种豆,忙得不亦乐乎。王从彬老先生看到小洪军天资聪颖,又喜欢写写画画,终于有一天,他把小洪军拉到屋里,说:"洪儿,大伯教你写梅花篆字吧。"小洪军高兴得手舞足蹈,喜不自禁。此时"文革"结束不久,舞勺之年的王洪军正式拜王从彬老先生为师,研习梅花篆字,这一写就是三十多个春秋。
王洪军的确没有辜负他大伯的一片苦心,在老人的精心指导下,书法技艺长进很快,没几年工夫就掌握了书写梅花篆字的要领,并且带着这门独特艺术走进了大学,进而走上了工作岗位。他已是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的骨干民警,
仍是忙里偷闲,刻苦研习书法技艺。王洪军的"梅花篆字"就是在篆字的基础上,将梅花镶在字中,使篆字和梅花巧妙地融为一体,达到"远观为花,近看是字,花中有字,字里藏花,花字相融"的独特艺术效果。他决心进一步钻研"陈三两"的梅花篆字,不断创新,求工于一笔之内,寄情与点画之间,施美与花枝之中,展风神气韵之美。为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艺术,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。清大师石涛说,笔墨当随时代。洪军先生谦虚地向前辈大师学习,融会贯通,勤奋好学,看病为主、闲余习字、忙时种田,几十年如一日,临池不辍,推陈出新,他吸取传统梅花篆字的精髓,容入现代审美情趣,将生涩难懂的篆字转换成易于辨认的现代汉字,将梅花的枝干穿插字里行间,然后在所书篆字周边或疏或密,圈点上不同角度的梅花作点缀,使原本显得呆板单调的梅花篆字,愈发的风姿摇曳,婀娜多姿。为了画好梅花,洪军先生深入生活,同时还从传统的国画艺术中汲取营养,师古而不泥。将梅花篆字的艺术推向高峰,他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,登门求画的络绎不绝。
洪军先生部分作品在人民大会堂、法国卢浮宫博物馆、奥地利维也纳展览馆展出并被收藏。传略被《当代名人艺术大典》《世界艺术家传略》《中国中华魂》《国际墨海精品集》120家辞典收录
。2008年10月28日,应邀参加"首届中日友好文化交流",出访日本,授于"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特使"称号。2009年6月28日,应邀出席英、德、法、瑞典中欧多国文化艺术交流展,反响强烈,特授"梅中藏书大师"称号。曾多次应文化部邀请出访:法国、德国、俄罗斯、英国、意大利、比利时、瑞士、奥地利、日本等26个国家和地区。授予"中欧友好文化交流特使""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特使""东方梅中藏字"。
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任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、联合国书法家理事、2013年度中国十大杰出创意大师,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专利权。
艺术家年鉴:
1996年7月,荣获全国中和杯二等奖,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荣获中国人民艺术奖。
1997年应文化部邀请出席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」
2000年应文化部邀请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「2000年当代中国精神座谈会」,作品在人民大会堂展出荣获艺术价值认证书,受到李瑞环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、题词
2000年作品编入《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珍品选》
2000年7月,被郭煌艺术研究院吸收为会员,作品被研究院美术馆收藏
2000年8月,列入《中国文化名人大写真》美术家卷
2000年9月,经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质量部认定评审已加入ISC2000、2001、2002、2003年艺术质量价值评审网络体系,中国文化部首选入网书画家之一。
2003年获中华国宝奖,列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周年「中华魂」书画集
2004年载入《中国共产党人格言选集》、《中华杰出人物》
2005年荣获《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》展览全国三等奖,作品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展出并被人民大会堂收藏
2006年8月8日,被评为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
2009年在中欧第九届友好文化交流活动中,其梅花篆字作品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展出并被收藏,王洪军荣获「中欧友好文化特史」和「东方梅中藏字大师」称号
2009年8月,赴港澳出席香港回归12周年,澳门回归10周年纪念活动,其作品由香港和澳门美术馆收藏
2009年10月,荣获「世界百位杰出艺术名家」称号
2010年5月,作品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并收藏
2011年2月,被聘为台北故宫书画院终身客座教授
2011年10月,赴俄罗斯出席首届中俄文化交流展,作品在圣彼得堡宫展出并收藏,获中俄友好文化交流特使奖
2011年9月,获杰出人类贡献奖,世界教科文组织,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大师知名艺术家称号
2011年11月,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,获知识产权保护。专利号码:ZL201130398400.X;ZL201130398390.X;ZL2011303963.X.
2013年,荣获中国十大杰出创意大师
2013年7月,荣获"梅花篆字"非物质文化遗产奖
2013年11月15日做客中央电视台《影响力对话》栏目专题报道
2014年3月,被世界文艺家(感动世界年度人物评委会)授予"世界文艺功勋人物"荣誉称号;
2014年4月,接受《世界华人频道》栏目专访
2014年5月6日,被中国国家书画院、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审核评定,特授予「中国艺术大师金爵奖」荣誉称号。
2014年5月21日在北京成立了世界吉尼斯 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篆字(中国)艺术中心研究院。
2014年6月8日,在北京举行"梅花篆字"新闻发布会,成立"梅花篆字"研究会(基金会)
2014年11月16日,中央电视台《发现之旅》成功之路栏目专访
2014年10月1日,开始撰写一部梅花篆字版《新华字典》,约28700字,正在创作中…
2015年8月10日,"梅花篆字"苏州刺绣版落户乾隆七下苏州的本渎镇玲珑锈展厅。2015年12月受邀美国集邮总公司作品出版「中美建交36周年纪念邮集」